走进羊永镇,田间景象生机勃勃,青稞的麦浪随风摇曳,蚕豆的豆荚饱满鼓胀,中药材长势正旺;养殖合作社内,牛羊膘肥体健,特色种养产业多点开花,一幅“种养兴旺、百姓增收”的乡村振兴画卷正缓缓铺展。
羊永镇党委副书记 杨喜红: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。羊永镇党委、政府立足镇情实际,合理布局,以壮大特色产业集群,增加群众收入为总目标,着力在种养产业上做文章、下功夫,依托政策支撑,产业结构调整,技术创新等举措,有效化解了产业发展瓶颈。2025年,全镇共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84个,其中党参基地38个、黄芪基地14个、蚕豆基地14个、当归基地8个、燕麦基地8个、青稞基地1个,共计投入扶持资金1212.5万元,基地种植面积约2.2万亩,并在农业发展上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,推进农业绿色循环优质高效发展,全镇初步形成规模化养殖合作社21个,通过规模化种养,不断提高了产值,也有效的吸收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,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,增加了群众收入。
近年来,羊永镇立足镇情实际,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与区域优势,创新思路、科学谋划、有效引导、持续提升,多措并举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以打造特色化种养殖基地为载体,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,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,激发广大农牧民种养殖积极性,多维驱动群众经济增收,不断增强镇域产业规模、质量和竞争力,全方位提升“七彩古镇·和美羊永”品牌影响力,推动镇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。
羊永镇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,持续推行“党支部 + 合作社 + 基地 + 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聚焦当归、党参、黄芪、青稞、蚕豆等优势品种,从前期的土地流转到种苗购置、从播种时的技术指导到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、从秋收时的社会化服务到后期产品的销售,党支部、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的跟踪式服务,为群众搭建起多元增收的桥梁。
临潭县羴盛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申述雄:通过国家农业政策的扶持,我们合作社才能发展得非常好。今年我种植了120亩当归、100多亩党参,还对当归、党参和大黄进行了切片粗加工。至今,我们带动周边群众务工达1万多人次,发放工资20多万元,按现目前在市场价格,合作社年净收入预计也有50多万元,真正实现了合作社与乡亲们的共同发展、共同致富的目的。
羊永镇白土村村民 马虎姐:我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,种药、拔草、挖药、切药,一年也能挣一万多元,好的很。
近年来,羊永镇党委、政府主动作为,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,从购买农业保险到牛羊的饲草料补助,从脱贫户、监测户的母牛母羊养殖补贴到养殖大棚的建设扶持等,切实为全镇养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,不断降低农户的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,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和产业资金扶持,牛羊养殖以成为羊永镇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,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农户收入。
临潭县庆翔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 曹宏彦:我合作社通过创新养殖方式,持续扩大牦牛养殖规模,目前出栏量已达到300余头,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不仅为合作社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,同时也为周边群众务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,在合作社务临工约400多人次,发放工资5万多元,带动了50户群众,户均年分红600元,从而增加了群众收入。下一步,我合作社将持续加大投入,引进先进技术,不断扩大养殖规模,确保养殖提质增效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。
羊永镇正凭借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,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强劲动力,一幅产业兴旺、农民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不断铺展。
记者 李晓东